近日,20余名自贡市彩灯、文物、井盐历史、古碑帖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自流井区振兴乡村历史文化社会考察组,在自流井区仲权镇南华宫遗址的几块石碑前驻足察看良久,露出了欣喜的笑容——他们在对仲权镇(原双石铺)刚刚发现的“天灯碑”进行研究。从9块清嘉庆年间的石碑上,他们发现了关于当地天灯会的记述。这次发现,或将改写自贡彩灯的历史,将其推至更为久远的汉唐年间。
近年来,自流井区在仲权打造“中国自贡彩灯小镇”,围绕卢德铭烈士打造“红色历史名片”。“天灯碑”的发现,从历史考古的角度,佐证了仲权镇名副其实的彩灯起源历史,也从仲权镇所在的铁山古道的沿线考察中,发现了该镇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。
“南华宫敬设万年天灯记”石碑拓本
发现
猪圈中隐藏9块石碑,擦掉泥垢后现“天灯”二字
4月22日,考察组******次来到仲权镇走访考察,希望能发现与彩灯文化有关的史迹。他们冒雨在镇上走访了很久,都没有收获。随后,大家从万寿宫下来,赶往卢德铭烈士的故居竹元村。
“虽然很累了,但我们还是到村中各处拜访老人,希望能发现一点线索。”本次考察活动的牵头人、自贡市策划院院长曹念介绍,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,拜访过程中一位老人提起,南华宫有几块石碑,不知道上面记载了些什么。
考察组一听,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南华宫。这里的古建筑已经破败,现为几户居民的住家所在。大家没想到石碑所在处,竟是一座猪圈,里面又脏又破。由于石碑上的泥垢太多,看不清碑文字迹,于是赶紧找来清水清洗。
“用水将泥垢泡涨,然后轻轻擦洗,这个过程花了几个小时。等能看得清字迹时,我走上前一瞧,映入眼帘的两个字***是‘天灯’。”说起这个惊人的发现,考察组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,连忙用手机电筒照亮碑文,阅读下去。
这块碑名叫“南华宫敬设万年天灯记”,已不知被泥垢掩藏了多少年。******句碑文***记载,“天灯之设昉自汉唐而万年之称”。这正是后来被标注的7号碑,高1.9米,宽1.1米。其余石碑的高度均在1.9米,宽在75厘米至1.1米之间。
在深入考察后得知,过去仲权镇有五宫四庙,如今除万寿宫、南华宫以外,其余均已损毁。***在南华宫已经望不见正殿、檐顶的宫墙遗址里,这9块被埋没了不知多少年的石碑,终于重见天日。而上面记载的碑文,或将改写自贡彩灯历史。